第162章 连枝-《流水不长东》
第(3/3)页
话未尽而意无穷,晋王搁在膝上的手蜷指成拳,沙哑声问:“那,卿以为如何?
明日朝间,参她....”他摇头,“多半无用,父皇痴迷问道,何况天象有异,司天钦监,解的也是刚柔失合,理该重整中宫。
她提议立后,是顺应天时,如何能以妖道论之。”
晋王眼皮上挑,飞快觑过范瑀,臣子无退路,皇子是有的,先忍得一时,徐徐图之未必无有未来。
不忍也别无它法,谁个真能上天拨星推月不成。
“殿下若要退守,末路必是,堤溃于蚁穴,桑毁于蚕食。
她与贤太妃,淑妃与齐王,殿下还看不分明么。”范瑀目光定在桌上烛台。
天家用物,极尽精巧,赤金打造的主干高逾三尺,龙骧虎托为底座,数节灯架铆合,自下而上层层分枝。
又每枝的顶端都承托着一盏精美的灯盘,共数十盏之多如林盛芃芃,故称连枝灯。
这种形制,传是战国时兴起,一灯燃则照室如昼,他横眼扫视周围,果未见得别处再有灯烛之物,唯屋角立屏顶端上嵌了几颗拳头大小明珠散着温润华光。
范瑀伸手,拿起桌上一个红彩茶盖,缓缓扣在一枝蜡烛顶端,青烟顺着盅沿逃逸而出,“连枝虽盛,今日灭其一。”
他再扣一根,“明日又其一,后日再其一,日复其一”,那只手带着杯盖上霁红如血游走于烛火苒苒,撩起次第青烟冉冉。
直至剩下最后一根,呼气声中,孤灯飘摇如荧,明灭都在岌岌之间。
他抓着茶盖,“殿下......”范瑀推手,连盖带灯台推倒。
晋王眼前先是一黑,继而屏风上的珠光缓缓流过来,映得风高,杀人夜。
“进则龙腾于九州,鲸吞于四海,臣愿为掌书,君为太祖否。”
后周庚申之年,陈桥天见二日。
归德军中掌书赵普合赵匡义,为英武圣文神德皇帝赵匡胤,着黄袍加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