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第206章 火药曙光-《越沧海》
第(2/3)页
“氧气?请问殿下何谓氧气?”
“呃……你只要照做就行了,无需理会什么是氧气!”
……
在钱惟昱的指导之下,实验进度果然快了很多,整个苏州军器监火药司的核心人员一起动手,每次十组配方十组配方的试,最后终于试出了一组配方,约摸是提纯后的硝石占七成二、竹炭粉占一成五、硫磺粉占一成三——
当然了,这组配方只是瞬间爆发力最强的配方,并不是持续总能量释放最高的配方。事实上如果在对“燃烧”要求更高、而对“爆炸”无所谓的话,把可燃的硫磺和炭粉配比加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样就更适合于制造出类似于宋朝时候的毒烟蒺藜弹、突火枪等等燃烧持续时间久、爆炸力弱地武器。
只不过,如今钱惟昱弄火药是用来进行炸山开路的实验的,自然要做到极限追求瞬间的爆破爆发力了。
配方比例搞定之后,最后剩下的就是研磨混合的问题了——经过反复试验,刚才那组配比的配方是爆炸时固体成分利用率最高、爆破后固体残渣最少的。但是,那并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正如钱惟昱要求的那样,沈默当时也是把火药点爆了一次之后,把残渣收起来重新研磨粉碎混合,最后再点一次,留下绝对不可燃的固体。
之所以第一次点火的时候,不能充分爆炸干净,就是因为硝酸钾这一氧化剂和其他可燃剂之间没有混合充分。
翻炒火药是非常危险的工作,而且经过后世的经验证明,完全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价值,钱惟昱自然不打算学习那种粗陋的方法。把三种药物彻底混合之后再研磨更是自杀性的做法。
幸好钱惟昱的基础化学知识让他可以知道这三种药粉当中哪些是氧化剂、哪些是还原剂。因此只要确保氧化剂只和氧化剂混合研磨、还原剂和还原剂在一起研磨,最后才小心地混合、充分搅拌即可。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钱惟昱让沈默尽管放心地去把硫磺和竹炭粉研磨细了之后混合在一起,继续用捣臼和磨子混合均匀、细碎成粉。而硝酸钾就只有单独研磨了,磨到同样细碎之后,再把硝酸钾掺进硫磺和竹炭的充分混合物里。这时候就只能轻轻地搅拌了,还要用大铁链子连接在混合火药的锅子里、另一端抛在地上。这段铁链可以起到接地保护的作用,引走可能由于摩擦引起的静电,这样就不会因为翻搅时候的摩擦静电激发火星、引燃火药了。
……
研磨混合的方法改良之后,不过数日,到了六月中旬,就有一批新的火药面世了。首批次沈默也没敢大批量生产,只是做了约摸两炒锅、几十斤的分量。经过少量引爆实验来看,爆破后剩余的固体残留物已经非常微少,而且在一次爆破之后钱惟昱用舌尖微微舔了一下爆破后的火药残渣,随后马上漱口清口。从那种苦涩麻痹的滋味来看,剩下的应该只是硫化钾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