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第212章 宝马-《越沧海》


    第(2/3)页

    对着那小道姑赔笑答话的,自然是那四名老道中的一个了,那老道在四名护卫道人当中年纪既不是最长也不是最年轻,看上去面向忠厚,不过口齿倒是颇为便给。听他说话语气,自然是对广陵郡王钱惟昱非常赞赏的,言语间凡是提到钱惟昱都是往好了说。

    当然了,这番话若是让旁人听了的话,最令人诧异的,自然还是“师姑”的那个称呼了——至少六十多岁的老道,居然称呼一个垂髫之年的小道姑师姑、自称师侄,这辈分也着实有些过了。

    听了自己师侄的赔笑,那小道姑也知道自己开始的话说得有些没道理——钱惟昱这可是解决新来耽误了农时的流民就业问题,又不是趁火打劫奴役他们。不过心中明了归明了,这道姑却是丝毫没听进去一般,小嘴一撅地嗤道:

    “哼,要你们几个给他说好话。贫道既然真个应承了师兄,自然不会拆那人的台子。那葛仙翁的三黄丹新法、曾青出铜、火药秘法贫道还不曾学会,你们还怕贫道跑了不成。”

    “是是是,师姑一诺千金,师侄们如何会疑心。咱们也是尊了天师的法旨罢了——这日头看着也越来越高了,前面便到了泗安镇地头。听说一年半前,那泗安镇外的顾渚山上,还曾发生过一场大战。当时镇海新军的林仁肇林都帅,便是在那处所在大破了谢彦实谢节帅麾下的康化军的。咱便去泗安镇上歇脚用点茶饭、凭吊一番。避过了日中的毒日头再行路不迟。”

    小道姑不置可否,一行人匆匆行了几里路,在泗安镇上落了脚。寻了一处干净的宿头、给了几个大钱,让店家对付了几碗素面、两大壶茶水、外加少许时鲜的果子。小道姑自己一个人占了一副小座头、另外四个老道却是围坐在另一副座头上。

    两桌人各顾自吃,饮茶用面的时候,少不得还能见一些光着膀子满身油汗的工匠进来歇力饮茶,看上去这些都是江北流徙而来的石匠,因为有门手艺,所以做工的待遇也比普通的力工要好一些,居然有闲钱进店吃面饮茶。

    这些石工匠人言语粗鄙,小道姑见了免不得要以袖掩面,但听他们言语内容,却多是称颂如今的中吴军节度使、广陵郡王殿下仁德,他们原本在南唐地界,因为朝廷和周兵交战,那叫一个民不聊生,如今到了吴越,才知道普天之下,居然还有官府不光管饭还给钱帛让百姓干活的好事。那小道姑听了愈发烦闷,匆匆把茶饮尽了,也不顾毒日头还未偏西,便出了店要继续上路,其余护卫的老道无法,也只好跟上。

    “那个习练双修恶法的登徒子,哪里便有这般好了不成。师兄也是被光大道门的邪火蒙了心了,这般巴结人家。”骑在大青驴上一路奔驰,小道姑攥着粉拳心中恶狠狠地想着,只可惜这段念头太过大逆不道,连他那个做天师的师兄都埋怨上了,自然是不好说出口来;只能在心中暗暗腹诽的,否则只怕她身边那四个“师侄”也不答应。

    策驴而行,倒也能一日赶出百多里路,中间在湖州投了一夜宿头,次日午后便赶到了苏州城。一路行来,那小道姑一开始的横眉竖目神色倒是缓了一些,毕竟从信州而来,经过歙州、宣州、湖州、苏州,每过一地,当地百姓的民生便丰饶数分。

    这些东西都是粉饰不来的,小道姑年轻识浅,原本没出过远门,只当天下都能如她老家那般江西山里面的生活水平就不错了,此刻开了一些眼界,对穷人的同情心泛滥,自然对钱惟昱的鄙薄和敌意也消磨了几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