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第217章 出航准备-《越沧海》
第(2/3)页
钱惟昱手头有苏州、明州两个大市舶司,算是吴越国最大的海商集结节镇了,此外四伯父钱仁俊那儿的泉州市舶司,无论规模收入都不能比。所以钱惟昱就算不是承担全部,好歹也是扛了杭越、平南军的大部分负担了。
钱惟昱如今实在很缺钱。为了给免役法让路,他甚至取消了显德元年扩编原镇海新军的打算,在军备方面也放缓了冷兵器的改良扩产。经过裁剪,军事开支方面只剩下三项大头:
第一就是彻底整训去年从淮南流民军“白甲军”里拉起来改编的那支“白袍军”、给白袍军按照镇海新军的标准换装,毕竟那支人马原来都是用农具作为兵刃的,算是白手起家。
第二则是在高爆黑火药的基础上,尝试研发生产投掷类的爆破兵器,这东西没啥技术含量,相比于火炮甚至火枪那些这个时代还不太现实的东西来说,掷弹兵比较容易实现。
第三,就是继续量产神臂弓了。或许十文字枪、陌刀这些精良冷兵器可以暂停扩产,但是神臂弓却是一种能够让南朝步军水军在面对北朝骑军时候革命性扭转劣势的装备,所以神臂弓的生产绝对不能停。以目前苏州、无锡等处几个有督造神臂弓技术的军器监合力,保持稳定产量的情况下,一年也可以产出神臂弓总计七八千具,耗银二十余万贯。
也正是因为很缺钱,所以在和小道姑的谈论中得到启发、想起了灰吹法这个如今可以让他大规模提升收入的秘法之后,钱惟昱才会如此兴奋、如此急于实施、急于组织船队再去一次日本。
历史上,日本人要到五百多年后的战国时代,才由西国大名、大内义隆首次在其领地内施行从唐土传入的“灰吹法”冶炼白银,并且实现了让石见银山的产出速率几乎翻倍的夸张效果。
当然了,开采速度翻倍的含义,也意味着同样一座银山,开采寿命会减半。只不过历史上石见银山的开采寿命原本就有三四百年之久,哪怕钱惟昱改良了“灰吹法”,而且加入了其他诸如石灰煅烧去除砷类化合物杂质、水磨粉碎等等辅助措施,银山挖个两百年还是没问题的。两百年后,钱惟昱的事业早就大功告成了,“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能够把小日本的金银加速掠夺光,难道不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么?
幸好,农历八九月本来就是东海上的台风季。本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谨慎,钱惟昱再心急也不会在这个季节出海。引入占城稻之后,晚稻的收成时间也会比原本的单季稻推后个把月,到十月份才灌浆成熟。今年是常州、湖州、宣州三州地界第一年引种占城稻,各方面统筹经验还不算充足。各方条件综合之下,钱惟昱便有了两个月的时间,在中原先把该处理的大事处理完,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去趟日本。
……
钱惟昱眼下第一件做的事情,便是通过蒋洁茹安排了几个密使混入商队。携带了几封秘函,连同三千两黄金、三万两白银和一些珍玩字画组成的重礼,跟着商队北上汴京,把密函和礼物送到冯道府上。钱惟昱的密函里面里面说了请求冯道出面首肯、名义上收周娥皇为义女的恳求,以及让冯道出面斡旋,请朝廷赐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