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翰林院报道-《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第(3/3)页

      翰林院的编制,掌院学士一人,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各三人。

      修撰、编修、检讨,都没有定额。以下尚有待诏二人,笔帖式四人,典簿一人,孔目一人,五经博士二十七人,堂供事四人,供事十四人,总人数在六七十人左右。

      而翰林院的工作职责,第一以皇帝名义颁布的文件通常由翰林代笔。

      第二当皇帝有什么新的政治观点治国方针奇思妙想时,通常会让翰林以此为基础结合古今中外发表意见以供参考。

      第三由于翰林院的官员都是由具有处理政务和极高文学素养的人组成,所以他们还需要给皇帝上课,目的在于将自己的学识全部传授给皇帝,提高皇帝整体素质。

      此外,他们还要担任科举的考官,还要编修史书。皇帝有什么问题,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民生琐事都会来问。

      而贾环入翰林之前,赵师给贾环的建议就是,进了翰林院之后,只带眼睛和耳朵,不带嘴巴。

      要多听多看少说话,耐心在翰林院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耐心养望。

      在翰林院待满九年,就可以下放为官。

      在大夏,如果没有主政一方的经历,不得入内阁。下放为官,其实就是积累地方经验和镀金的一个过程。

      地方过渡七八九十年时间,然后再调回京。

      这样就可以慢慢升迁,为入内阁做准备了。

      这是赵师为贾环设计的晋升路线。

      对贾环来说,进翰林院就慢慢熬就是了。

      在翰林院多看一些文书,多学习一些治国政策,多了解一下各地情况。

      额,这也算是十分休闲的养老生活了。

      进了翰林院之后,贾环首先要去找一把手掌院学士报到。

      掌院学士由内阁大学士苏学士兼任。

      而苏学士是变革一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