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时每天也都在听安乐公主讲述朝堂上的争斗。 最近,保守派和皇帝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已是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刻,贾环隐约感觉,似乎要有大事发生。 第二日,安乐公主破例没来。 不多时,琼华走了进来。 他看着贾环,大义凛然地说道:“贾修撰,如今陛下一意孤行,执意要推动变革,要将天下万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等在朝为官,当思报效家国。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如今陛下一意孤行,吾等自当劝阻。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今儿,我翰林院自上而下,七十八名翰林,都欲前往皇宫,劝陛下收回成命!贾修撰,可愿与吾等一同前往?” 听完琼华的话,贾环不由在心里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人,这是准备玩大的了啊!这是准备所有反对的大臣集合起来,来个群谏。 如果皇帝不妥协,他们就拒绝上朝! 这是最后图穷匕见的时刻了! 一旦皇帝妥协,不但改革之事休要再提,这也意味着,皇帝的威信遭到沉重打击。 以后基本再难掌控百官,逐渐为沦为百官之傀儡。 然而皇帝又怎会如此轻易妥协? 贾环知道,如果此时他跟着琼华走出去,跟他们一起去静坐请愿,以后大约就能成为他们的自己人。 以后大约就能融入到士大夫群体中去。 但是,贾环和他们,本就非同一阵营。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贾环拱手说道:“祝琼学士成功。” 琼华啐了一口,一甩袖子大步走了出去。 最终只留下一句话:“竖子不相为谋!” 贾环摇了摇头,继续坐下来写书。 不过,今日贾环心神始终无法安静。 似乎就连空气中,都透露出紧张的气息。 中午吃饭的时候,贾环以为翰林院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不料竟是碰到一个熟人,并且这人还是他的朋友刘长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