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原平安县县令,考封为上上,崇康帝决定将其调到工部任职。 由地方官一下转为京官,如果运气好,再下放到地方任职一次,然后再转调京官的话,就可谓是青云直上,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了,这个职务调离其实并非重点。 重点是平安县新任县令人选的问题。 新县令人选实在是太过重要了,重要到不说能够影响到变革是否顺利开展,至少也会影响到变革推行的速度。 无论是保守派还是变革派,都在极力争取这一职务。 如果被保守派争取到的话,无需多说,上任之后一定出工不出力,故意将差事搞砸。借此延迟变革的推行,甚至可以籍此来取消变革也未可知。 而变革派则更是务必要将这一职务争取到手,因为这关系到变革开头第一局能不能顺利开展。 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头顺利展开,后面的工作,也必将少去许多麻烦。 保守派人多势众,而变革派得到皇帝支持。 因此双方争吵的不可开交。 崇康帝冷眼旁观,并不曾开口。 人选的事情,是必不能让保守派如意的。 平安县县令,必定要是变革派的人才行,并且还要是有能力有手段有魄力的年轻才俊才成。 而崇康帝的冷眼旁观,实则是要看清保守派到底要保举何人。 保守派究竟有哪些是顽冥不化,不堪重用,必须要撵出去的。 那些是可以分化能够拉拢过来的。 还有那些是有能力暂时可用的人才。 最终,这一次朝会,也没能选出合格的人选,百官不欢而散。